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工藝流程
1、屠宰廢水的預處理
屠宰廢水的預處理是整個屠宰場污水處理設備能否有效運行的關鍵。屠宰廢水中固體懸浮物(SS)高達1000mg/l,該類懸浮物屬易腐化的有機物,必須及時攔截,一方面可防止后續(xù)管道設備的堵塞,另一方面即時清理可避免懸浮固體有機質腐化溶入廢水中而成為溶解性有機質,導致廢水CODCr、BOD5濃度提高。屠宰廢水包括含有大量豬糞、未消化飼料的圈欄沖洗水和一般屠宰廢水兩大類。
圈欄沖洗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再與一般屠宰廢水合并后進入廢水處理站,化糞池內沉積的豬糞和未消化飼料通過擠壓式固液分離機抽提并干燥后(含水率可達70%以下)可作為魚類飼料。
一般屠宰廢水預處理的兩種主要方法:氣浮和篩濾(過濾孔徑1~5mm),其中氣浮主要應用于廢水量較小的處理站,其缺點主要是設備復雜、不易管理、運行成本高、衛(wèi)生條件差;篩濾則主要應用于廢水量較大的屠宰廢水的預處理,管理方便,運行穩(wěn)定。另外在篩濾機前需依次設置清撈池、粗格網(wǎng)(50×5mm)、粗格柵(20mm)等保護措施。
2、酸化水解或厭氧
屠宰廢水中的有機物主要為蛋白質和脂肪,該類物質屬大分子長鏈有機物,難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在其生物降解過程中,一般先通過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機物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因此酸化水解工序的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本廢水的濃度較高(CODCr:2200mg/l),直接用好氧工藝去除全部的有機物將消耗大量的電能,因此用無需消耗電能的酸化水解工藝來去除部分有機物可節(jié)省運行成本。
完整厭氧過程分為酸化水解和產甲烷兩個階段,酸化水解工藝只利用厭氧過程中的酸化水解階段,所以厭氧工藝的去除率高于酸化水解工藝,設計停留時間較長(約12~48小時),其與酸化水解主要的差別是厭氧除了包含酸化水解階段外,還包含產氣階段(此階段同時產生臭氣)。對于屠宰廢水來說,產甲烷意味著同時也產生了大量臭氣,衛(wèi)生條件差。另外,厭氧工藝的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如廢水需達到一定溫度,必須有有效的三相分離器、調試時間長等。
3、DAT-IAT
DAT-IAT工藝為本屠宰場污水處理設備選用的廢水處理主體工藝,它是活性污泥工藝的一種變形,具體技術說明如下:
DAT-IAT工藝包括連續(xù)進水、連續(xù)曝氣的高負荷(0.50kgBOD/kg MLSS)活性污泥池Demand Aeration Tank(DAT)池和以連續(xù)進水、間歇曝氣、接歇排水低負荷(0.10kgBOD/kgMLSS)活性污泥池IntermittentAerationTank(IAT)兩部分。酸化水解池的出水和間歇曝氣池尾端的活性污泥同步進入DAT池,并進行連續(xù)的高強度曝氣,強化了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作用,“初期降減”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60%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被去除。
在IAT池中,由于DAT池的調節(jié)、均衡作用,進水水質穩(wěn)定、負荷低,提高了對水質變化的適應性。由于C/N較低,有利于硝化菌的繁育,能夠產生硝化反應。又由于進行間歇曝氣和沉淀,能夠形成缺氧-好氧-厭氧-好氧的交替環(huán)境,在去除BOD的同時,取得脫氮除磷的效果。此外由于DAT池的高負荷高強度曝氣,強化了生物吸附作用,在微生物的細菌中,貯存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在IAT池內可利用這些物質提高內源呼吸的反硝化作用,即所謂的存儲性反硝化作用。本池在沉淀和排水階段也連續(xù)進水,這樣能夠綜合利用進水中的碳源和前述的貯存性反硝化作用,具有很強的除磷脫氮功能。